
文 | 小咕咚
“代聲明 因個人原因,路行即日起退出《再見愛人》節目。”10月24日上午,鄧莎在個人微博上如是發文。

在鄧莎代路行發文退出節目后,《再見愛人2》第二期節目隨即上線,節目里刪除了路行相關的內容,保留了鄧莎與其他嘉賓互動的內容,隨之#鄧莎一個人再見什么愛人#登上了熱搜高位。
在《再見愛人2》官宣延期又極速上線的背后,或與有會員用戶在社交平臺維權有關。在節目官微宣布延期之初,便有不少沖著節目開各種會員的用戶質問節目組是否賠償或延期,并表示:“消費者沒有過錯,支持一起索賠”“SVIP相應的延期”……


不止于會員權益被折損,還有不少用戶表示會員觀看節目體驗的直線降級。熟悉《再見愛人》系列節目的觀眾都知道,夫妻旅行部分的節目內容是一次性錄制完成的,此番路行主動退出節目,實則是《再見愛人5》在后期剪輯上要做到去路行化。對此,有網友表示:“沒有路行,一點看的欲望都沒有了啊啊啊啊”……

某種程度而言,路行因個人原因主動退出的背后,一定程度上折射出《再見愛人5》在嘉賓背調上存在一定的缺失,而這也只是節目所存在問題的冰山一角。
節目內外,路行都不太行?
《再見愛人5》初播,“素人”路行便“一夜成名”。不過,這不是路行第一次公開上綜藝節目。早在2018年《媽媽是超人2》臨近收官時,此前從未在節目里露面的路行身穿玩偶服驚喜現身,不過當時大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鄧莎和大麟子身上,并未深扒路行的過往。而此番路行以固定嘉賓的身份參加《再見愛人5》,其個人言論得到了空前的關注與爭議。

比如,路行認為鄧莎對家庭最大的貢獻是 “生兒子” ,并將鄧莎的所出演的角色統稱為 “她就演那些宮女、那些丫鬟”,這些言論被許多觀眾指責為貶低和不尊重。外加路行與節目核心受眾的年齡存在一定的差異,在價值觀層面有著鮮明的代際沖突,故而爭議更顯。
不止在節目里的言論被深度解讀,路行過往職業生涯相關的“黑料”也被扒拉出來,一方面,網友發現路行所在的創聯控股有限公司連年虧損,財務狀況不是很理想。不過,在節目開播次日,路行辭去了創聯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的職務,被外界普遍認為是火速切割,避免個人輿論影響到公司聲譽。

另一方面,網友還扒出路行的行賄事實。據中國裁判文書網2024年12月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,路行為了表示感謝,曾向某退休干部行賄款物合計價值超過1000萬元,包括公司股票、現金和購物卡,該退休干部最終被判刑,而路行則未被追責。這一文書被扒出后,#路行曾向某退休干部行賄#這一話題登上熱搜,#鄧莎老公行賄豈能靠綜藝洗白變現#這一話題也引發了熱議,隨之路行乃至節目組都陷入了新一輪的輿論風暴,最終以路行主動退出節目、第二期節目延遲1天上線告終。
從節目內的爭議到節目外的“黑歷史”,路行可以說是“出道即塌房”,隨之節目組也首次陷入了只有兩對半夫妻常駐節目的尷尬境地。對此,有不少網友認為這是節目組對素人嘉賓的背調不夠充分,還有網友表示“感覺芒果臺是黑流量遇上了黑資本被做局了”。

不止路行塌房,《再見愛人5》亦不太行
《再見愛人》這一IP開辟了離婚綜藝賽道的先河,一度被稱為“全球華人春晚”,是近年來難得的原創爆款IP。特別是第一季豆瓣評分高達8.9分,并在社交平臺屢掀高潮,而之后幾季的評分卻節節降低,分別是7.5、7.1、6.4,不過熱度在線,基本上每期都能輸出全網熱議級別的出圈話題。口碑漸低但熱度向好,《再見愛人》可以說是綜N代長線發展的非典型樣本,而這背后的原因是多元的——
一是婚姻樣本漸失普世性,讓用戶在對比中挖掘“槽點”。
以《再見愛人5》為例,路行與鄧莎這一組所呈現的是霸道總裁愛上女明星的后結婚時代,何美廷和TSong梁老師這一組所呈現的是隨地大小吵又原地和好的對抗路說唱夫妻,李施嬅和車崇健所呈現的是港式情侶愛情長跑分手后的再同框。

這些婚姻故事、愛情故事愈發不接地氣,能夠讓大眾看到槽點卻難找共鳴。
在讓大眾既獵奇又共情這一點上,節目組是有做過努力的。在社交平臺上,“喪偶式婚姻”這一話題常常引發熱議,此番與老公分居的鄧莎給自己的婚姻貼上了“喪偶式婚姻”的標簽,似乎企圖用這個詞來吸引共鳴。可豪門里的喪偶式婚姻與普通人的喪偶式婚姻如何能同題并論呢?甚至有很多網友表示鄧莎這樣的喪偶式婚姻正是自己所向往的,而嘉賓與大眾的認知差異所產生的戲劇沖突,正是節目話題熱度的根基之一。
二是營銷側重于個人而非婚姻本身,大眾的注意力隨之發生偏轉。
第一季的討論更多聚焦在夫妻關系上,而后幾季的討論更聚焦于嘉賓個人的不足與缺陷上,如第二季的張婉婷、第三季的傅首爾、第四季的麥琳皆是核心爭議人物。以麥琳為例,大到“熏雞事件”,小到個人衛生問題,麥琳在節目中細節被放大、被解讀,在社交平臺反復刷屏,而這與節目組用鏡頭語言引導觀眾的注意力不無關系。再看最新一季的營銷方式依然是這樣的,倘若路行不退出節目,或是全季節目的話題擔當。

三是觀察室所呈現的內容有失水準。在過往觀察室里,既有會說的嘴替,也有專業的腦替,還有視角奇特、綜藝感十足的梗,是吸引用戶觀看節目重要因素,而今年觀察室所呈現的內容讓不少用戶直呼想快進。當下芒果TV為用戶解鎖了多樣化的觀看方式,用戶在觀看節目的過程中也有更多的表達渠道,故而嘉賓們的無效發言尤其是彈幕式發言會讓用戶無感,很大程度上折損觀察室內容的含金量與吸引力。
基于此,用戶對觀察室新成員的表現多有不滿,認為林心如的表達過于表面,劉擎的表達過于繁瑣,張春表達的專業性被網友以“寶媽自學中醫給小孩去濕氣”做類比。同時,老成員偶爾也略顯疲態,在內容輸出上日漸程式化,比如papi醬似乎有些囿于毒舌人設,有些時候為毒舌而毒舌的內容有些敗好感。

外部危機亦不容忽視,網紅高調離婚所掀起的話題熱度亦給節目帶來一定的沖擊力。
近年來,網紅離婚在短視頻平臺更是常態化的現象,吸引網友圍觀、站隊、點評的過程中收割流量。例如,被稱為“八離世家”的韓安冉與宋浩然的離婚風波從8月持續到10月,如今又有關系好轉的態勢,劇情走向難以捉摸,而抖音粉絲曾高達550W 的“川鄉小妹兒”賬號小妹兒與小二娃離婚、小二娃光速訂婚并有新孩子的事件亦同樣在網絡上持續發酵。
這些網紅離婚事件的共性是家長里短的內容更接地氣,更能引發大眾的討論與共鳴,為廣大網友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婚姻樣本,最終所收獲的流量是極為“可觀”的。如小妹兒在離婚后“另起爐灶”經營小號,前期靠離婚事件和女性成長方面的內容粉絲破十萬,后因前夫離婚后光速訂婚所衍生的種種事件獲得不少老粉的力挺,粉絲直接破百萬,而這也正是大眾熱衷關注網紅離婚事件的一大側影。
對比之下,《再見愛人》這檔節目所呈現的離婚樣本相對有限,外加又有內容播出周期長,遠不如看網紅們直接在社交平臺對線離婚的各種抓馬來的痛快,這也使得更多網友樂于去關注短視頻里網紅離婚的零碎事件,而不再有興趣來追這檔長周期播出、劇情走向并不如網紅離婚那般扣人心弦的離婚綜藝。
既有綜N代的創新瓶頸和疲態危機,也有因選角背調不完善所帶來的突發事件,還有忠實觀眾對于節目品質日益增長的內容需求,外加一眾網紅營銷離婚事件所帶來的話題沖擊,《再見愛人5》當下的處境似乎不佳,未來將如何在輿論風暴中穿越周期呢?能否回到昔日的高光時刻呢?
*原創文章,轉載需注明出處